9月8日,新加坡《福布斯亚洲》富豪榜新鲜出炉。
最新的排行榜上,新加坡最有钱的人仍旧是中国新移民,李西廷。
他2018年入籍新加坡,距今5年不到时间,就当了新加坡连续2年的首富。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咱们今天来深扒一下李西廷的“首富养成史”,中年辞职还能逆水翻盘,也是牛人一个~
中年辞职创业 40天财富暴增250亿李西廷,是中国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迈瑞医疗)的创办人兼董事长。
他的首富之路,用中国古话形容称得上是“时也,命也,运也”。
【创立迈瑞之前,高管中年辞职】
大学毕业的李西廷去了中国武汉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从事低温工程领域的工作。
1982年,李西廷去取得公派留学机会,到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的访问学者,一去就是2年。
回国后不久,中科院安排李西廷到深圳担任中美合资高科技医疗器械企业深圳安科的办公室主任。
正是因为这个安排,让李西廷得以接触到医疗器械行业。
他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个情况,即中国医院急缺多样化的医疗设备,可能一家医院就需要多达1万多种。
但那会中国本土能自己制造出来的产品,以消毒柜、病床、镊子,夹子和针管等缺乏技术含量的东西为主。
很多高科技含量的医疗设备都依赖进口。而进口仪器贵到离谱,比如在当时那个年代,一台普通的监护仪都要卖13万元左右。
在这种供需强烈不对等的情况下,李西廷发现了商机。
1991年,他所在公司发展蒸蒸日上之时,李西廷选择了辞职,不做高管,出来自己创业。同时随他离开的还有同时徐航、程明等人。
同年,迈瑞医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成立,开始了长达9年的蛰伏期。
【成立迈瑞,9年蛰伏】
迈瑞成立初期,李西廷自己跑业务,主要从事代理进口医疗设备,其中就包括代理国外大品牌的监护仪。
有传闻说,那时的李西廷资金非常紧张。首次带着自己代理的设备参加展览会,仅租得起半个展位。
但这还不是恶劣的处境。
李西廷通过代理医疗设备赚到了第一桶金,100万人民币。当机立断决定把这笔钱投入到研发项目中。
他们决定开发血氧监护仪,但凭着第一桶金还不够,又贷款了595万元来跑这个项目。
一直到今天,医疗设备的开发都相当烧钱。
而当时李西廷孤注一掷,把全部身家投进了一个可能成,也可能成不了的项目,不得不说确实是赌上身家搏一把。
事实证明,李西廷敢赌敢拼也有实力。
他的团队仅用了一年就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台多参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
很快,这款监护仪上市。李西廷采取了低价打开中低端市场的策略,在中国为迈瑞开局铺路。
但要打开市场也不是那么容易。他们不仅卖仪器也卖服务。除了免费试用、赊销、分期付款,还为客户提供比国外品牌更长的保修跟售后时间。
到1997年,迈瑞医疗的销售额已达1亿人民币。但这1亿元内包含代理仪器以及自助研发产品所得。
迈瑞真正在销售额上实现“自给自足”,是在1999年,那一年迈瑞的自主研发产品销售额就占了1亿。
这一年,迈瑞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二。
也是从1999年起,李西廷担任迈瑞医疗董事、总经理、总裁、董事长等职务。
但李西廷并没有就此止步。
进入2000年以后,迈瑞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2001年,李西廷决定扩大商业版图,成立海外研发中心。
“迈瑞产品如果只在国内卖,水平提不高,必须要去高端大市场才有所表现,才能有真正的发展。
就像打篮球要去NBA打,打拳击要跟泰森打,才能提升自己的水平。”
几经波折,李西廷又一次赢了。
2006年,迈瑞医疗在美国纽约上市,它是中国第一家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医疗设备企业。
2016年 迈瑞以33亿美元通过私有化从纽交所除牌。从美股退市,回归A股。
2018年,迈瑞再度于深圳交易所上市。回归A股的迈瑞医疗,募集资金59.34亿元,成为创业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IPO,总市值突破千亿,达到1083亿元。
同年,李西廷入籍新加坡,成为新加坡公民。
【2020年疫情下,资产疯狂暴增】
2020年以后,迈瑞更上一层楼。
新冠疫情开始全球大流行,给医疗行业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大门。
疫情期间,全球多国尤其是欧洲对监护仪、呼吸机、便捷彩超等产品的需求量大大暴增。
迈瑞股价从2020年初就开始一路飙升,据仅2020年上半年期间,迈瑞医疗的市值涨了400多亿。
从全年成绩来看,疫情这一回合,李西廷真的是赢麻了。
2019年,迈瑞医疗市值2000亿元。
2020年,迈瑞市值飚增到5000亿元,平均下来每天市值涨8亿元。
而李西廷本人也因此身价狂飙。
有媒体称他为“疫情下的首富,40天财富增250亿。”
彭博社统计,李西廷在疫情期间财富增加的幅度,名列世界前五。
其身价暴涨43亿美元(约61亿新元),累计资产达135亿美元(约192亿新元)。
就在2021年,凭这一波身价大涨,李西廷拿下新加坡首富宝座。
李西廷财富历史走线而2022年,李西廷的财富出现大幅缩水,据分析是因为其公司的销售增长速度见缓导致公司股价下跌而受影响。
但就算身价下跌,过去一年新加坡也无人超过他。
凭着156亿身家,李西廷连续第二年蝉联新加坡首富。
中国小镇走出来的高材生 最终入籍新加坡可能不多人知道,新加坡的首富曾经也是从中国农村走出来的。
李西廷,1951年在中国安徽省砀山县出生。
他没背景,家境一般。也有传言说是穷,家里穷到真的是揭不开锅的程度。
他的父母需要借钱赊米,但穷归穷,他们很非常注重儿子的学业。
李西廷赚到钱后也回馈乡土李西廷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高考。
当时那个年代,穷人家里出个大学生,就是改变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只不过,李西廷的路更曲折一点。
李西廷这一届学子赶上了高考“喊停的那一年”,李西廷没能赶上高考,但心怀希望。
别人放弃了学业,他没有。长达三年时间都在温书不弃读。
李西廷赚到钱后也回馈社会三年后,考试没有恢复。他也没法再拖下去,于是选择参军入伍,成了一个援建湖北神农架山区道路建设的工程兵。
在当时那个年代,没有高科技,开路就靠人,可想而知有多辛苦。
当了几年兵以后,李西廷退伍回家。
1973年,好消息来了。高考恢复,但有报考资格限制,要求只允许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参加。
而李西廷就属于有资格报考的那一类人中。
在那一年高考里,李西廷以当地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学习低温物理专业。
所以,李西廷的人生历程到这里就很清晰了:
农村出身,学习成绩优异↓
当过至少2年兵,得以高考↓
进入中科大物理系↓
武汉中科院研究所↓
法国访问学者2年↓
空降深圳,辞职创业进入医疗设备行业↓
移民新加坡,连续2年首富可以说,李西廷活脱脱就是一个普通人逆袭人生大赢家的例子。
(图源:twgreatdaily)
而外界有人猜测,他或许是通过“全球投资计划”(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简称GIP)入籍新加坡。
外界一直讨论李为什么要入籍新加坡。
但不管他是哪个国籍,在他身上,确实也让人看到了发家不忘本的品质。
咱们这就不深入讨论了,今日聊到入籍,一波移民攻略大家也可以了解下~
新加坡工作、移民门槛提高 主要有这些途径随着经济开放跟发展,更多投资跟人才进入新加坡。而不管是对投资还是对来新工作的人员,新加坡的门槛一年比一年高......
咱们分类具体来了解下最新情况。
1)投资移民 投资移民可分4大类,分别为:①GIP投资计划;②家族办公室;③股权移民;④创业准证
① GIP投资计划(分4种类型)
新加坡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 简称 GIP)为有意从新加坡推动业务和投资增长、并符合资格的全球投资者授予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Permanent Resident,简称PR)。
申请人的配偶及未婚子女(21岁以下)可以作为附属申请人与您同时通过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申请永久居留权。
男性附属申请人将需要服兵役(详见www.cmpb.gov.sg)
但申请人的父母、已婚子女、以及年满二十一岁以上的未婚子女不可通过您的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申请永久居留权,他们可申请长期探访准证 (LTVP) 。
一共有4类满足条件者可以申请。↓
具体条件如下(上下滑动查看)↓
向上滑动阅览以下四类满足条件者有资格申请, 同时满足a)b) c) d)
【1】资深企业主a) 您必须拥有不少于三年的创业、经商经历;b) 您所经营的公司最近一年的营业额必须达到不少于新币两亿元,并且最近三年的年均营业额必须达到不少于新币两亿元;c) 如果您的公司属于私人所有,您必须持有至少30%的股权;d) 该公司必须属于【附录】行业列表中至少一项商业领域。
【2】下一代企业主a) 您的直系家族必须持有您申报本计划的公司不少于30%的股份,或是最大股东;b) 该公司最近一年的营业额必须达到至少新币五亿元,并且最近三年的年均营业额必须达到至少新币五亿元;c) 您必须是该公司的管理层 (例如:高管、董事会成员); d) 该公司必须属于【附录】行业列表中至少一项商业领域。
【3】快速增长企业创始人a) 您必须是一家估值不少于新币五亿元的公司的创始人及最大个人股东之一;b) 该公司必须由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或私募股权公司投资;c) 该公司必须属于【附录】行业列表中至少一项商业领域。
【4】家族理财办公室负责人a) 您必须拥有不少于五年的创业、投资或管理经历;b) 您必须拥有不少于新币两亿元的可投资资产净额。(备注:可投资资产净额包括 除房地产的所有金融资产, 如银行存款、资本市场产品、集体投资计划、人寿保险保单及其他投资产品所缴 的保费。)
② 设立家族办公室 4月11日,新加坡金管局宣布提高家族办公室的的准入门槛。
从4月18日起,向金管局提交的所有由家族办公室直接管理或建议的基金申请,在现有的13O计划下,设立家族办公室的资产管理规模,至少要达到1000万新币。
并且要在两年内,达到2000万新币。
和新加坡明面上的投资移民计划“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不同,参与这个计划的人,并不可以直接获得永久居民PR的身份。
只不过, 在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的申请人,目前也确实可以通过上述计划,先申请就业准证(EP),再通过转换永久居民(PR)的方式“移民”新加坡。
③ 股权移民申请人购买新加坡本地公司的股份后,以股权投资的形式申请工作准证(Employment Pass),工作一段时间后再申请永久居民PR。
要求是主申请人持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申请人及配偶不超过55周岁。
月薪超过S$6000,可为配偶或21岁以下子女申请家属准证(DP);超过S$12000,可为父母与21岁以上子女申请长期探访准证(LTVP)。EP准证申请PR时,申请人配偶、未满21周岁子女可作为附属申请人一同提交PR申请。
④创业移民新加坡企业家通行证,又被称为创业准证(EntrePass),签发给想迁到新加坡并在新加坡注册并运行公司的外国企业家。有效期1年,有可能可以续签。
2年后,创业准证的持有人有可能获得永久居留的资格。在获得永久居留权2年后,创业准证的持有人将可能有资格申请入籍。
申请资格如下↓
向上滑动阅览申请创业准证需满足以下条件:
计划或已经创立了一个私营有限公司,并且在会计和企业监管局进行注册。
公司必须拥有至少5万新加坡元的实收资本。需要出具至少有5万新加坡元存款的新加坡公司账户的银行存款证明。您必须持有该公司至少30%的股份。
符合以下标准之一:
· 来自政府认可的风险投资或商业天使投资者的至少10万新加坡元的货币基金,或者
· 持有在政府认可的国家知识产权机构注册的知识产权,并且该知识产权为公司其中的一名股东所有且与拟议的商业活动相关联(过期的知识产权可以考虑在内,只要公司的股东之一是该产权的开发者), 或者
· 正在与新加坡某个经科学技术和研究机构(A*STAR)认可的研究机构或新加坡高等院校合作进行一项研究。或者
· 在一个新加坡政府支持的企业孵化器中,作为与您的拟议商业活动有关的定温器而存在。
2)技术移民通过申请工作准证,到新加坡工作,满足一定时间跟薪资、学历等各方面条件,就能移民新加坡。
不过,据《2022年财政预算案》,SP/EP薪水门槛越来越高,不仅如此,EP明年还采取新的打分制系统。
从今年这个9月1日起,更高的薪水,才能申请到相应准证。
SP薪水门槛遭遇 三连涨,薪水门槛将从2500新币涨到 3000新币。金融业从业人士的薪水门槛为 3500新币。明年9月,这个数字会分别上涨到至少3150新币(其他行业)及3650新币(金融行业)。到2025年9月,又会继续涨到3300新币及3800新币。
EP准证的薪水门槛:一般行业的EP准证持有者,门槛从4500新币调到 5000新币。金融行业的EP,则是从5000新币调到 5500新币。
图源:海峡时报此外,2023年起,新加坡的EP准证审核将更严格, 增设互补专才评估框架COMPASS。
这个框架主要用来评估准证申请人的能力,是不是符合本地劳动市场的需求,以此来判断是否批准准证申请。
这个评估标准及格线为40分,分成基础评估标准以及奖励标准两大部分。
图源:MOM其中,基础评估部分划分4个评估项目,包括:
① 对比申请者和同行业内本地白领员工的月薪申请人月薪达到或超过同龄同行90%水平,20分;65%-90%,10分;低于65%,0分。
② 申请者的学历申请人如顶级学校毕业,20分;同等于大学学位,10分;无大学学位,0分。
③ 申请者的国籍和公司其他国籍白领员工的比例申请人所属国籍占公司总员工人数的5%或更少,20分;5%-25%,10分;超出或刚好25%,0分。
④ 对比公司和同行的本地与外籍员工比例申请人所在公司,本地员工超过或刚好50%,20分;20%-50%,10分,小于20%,0分。
所以从这一框架来看,很明显新加坡对于准证人士的审核更为严格了。
跟同龄同行相比, 申请人除了月薪高或者学历高,剩下两个标准:要么属于新加坡外籍员工中的稀缺国籍,要么属于聘用本地人较多的公司。
但有2种情况可以弥补上述不足,互补专才框架中专门设置奖励部分,含2个评估项目:
① 申请者的技能是否是公司所欠缺
② 公司是否在创新和国际化项目方面同政府合作
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从事的是新加坡紧缺职业清单上的工作,那么可加分20。如果你所在公司符合创新或国际化特定评估标准,那么可加分10。
而这个新的打分系统,以及调高的薪金门槛,无疑是新加坡筛选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
3)学术移民适合学生,申请到新加坡就读(公立或私立学校均可),在新加坡居住 2 年或以上,参加至少一次国考,成绩优秀,就可以尝试申请永久居民(PR)。
以上就是移民新加坡的主要途径。
(图源:jobs.ac.uk)
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新加坡会继续保持开放经济、吸引人才、继续提升新加坡的国际金融地位,宜居水平。
简单总结就是越来越优秀。
但移民及工作门槛将一年比一年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