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6800多万令吉,郭鹤年要在这里建厂了!
2023/05/08

中国人常说金龙鱼这家公司全称是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鱼),是爱国华侨郭鹤年领导的郭氏集团在中国的重要业务。

除了粮油领域外,郭鹤年还在地产、酒店等诸多领域都有布局,广为人知的嘉里中心、北京国贸中心、香格里拉酒店等都是他的资产。

PPB集团(PPB,4065,主板消费产品服务组)旗下威佳立有限公司(WAIKARI),将为东莞益海嘉里公司(Dongguan Yihai)提供8000万人民币(约5200万令吉)股东贷款,以及增加投资442万美元(约1788万令吉)益海嘉里(沈阳),让这两家公司兴建面粉厂。

PPB集团发文告表示,该集团持股80%的FFM有限公司所独资拥有的威佳立公司,与东莞益海嘉里达致贷款协议,拟按股权比例提供股东贷款,共提供8000万人民币给东莞益海,以部份融资兴建面粉厂。

该公司也针对益海嘉里(沈阳)的股东协议订立补充协议,在益海嘉里(沈阳)的投资额将增加442万美元,从目前的718万美元增加至1160万美元,以配合该公司兴建一座面粉厂的计划。

东莞益海和益海嘉里(沈阳)都是威佳立持有20%股权的联号公司,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则持有这两家公司的80%股权。

郭鹤年当年投了5亿美元, 如今日收可达上千万!

“积德行善才能真正把企业做大,可以拓宽企业的无穷边界,帮助社会在转型期的良性发展。”

繁荣的背后总是充满着无数辛酸与汗水,正如新中国的发展伴随着艰苦与波折,从建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来,无数充满才气与斗志的中华儿女在为未来的繁荣铺平道路,

郭鹤年

就是其中一个平凡却充满代表性的人物。

当人们走进北京长安街时,国贸中心正如百年大树一般深深扎根在长安街最繁华的地带,吸引着大家,而郭鹤年正是这座北京长安街地标性建筑之一的拥有者。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郭鹤年调用自己全部资源来建设国贸,他这种完全不计未来的投资,不仅支持了祖国当年的发展大计,更是为自己坐稳了百亿身家。正如萧纲所言:

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积善行德才能为自己换来发展大业。 年少成名,“亚洲糖王”的诞生

郭鹤年早年间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其父郭钦鉴在14岁时从福建福州前往马来西亚谋求生活,一手创办了东升公司,主要经营大米、大豆和白糖,随后日益垄断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大米与面粉生意,成为了马来西亚的大富豪。

1947年,郭鹤年通过父亲给的三万元创业基金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克务公司,随后由于父亲的不幸去世,25岁的郭鹤年被推选为家族企业的掌门人。

托·富勒说过:“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而郭鹤年正是这种充满才智与胆量的人。

即使战争打乱了家族企业的发展使得其不得不前往英国暂避风头,他还是在此种困境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回到马来西亚不久后全力投资当时还是一片空白的炼糖业,在马来西亚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炼糖厂

——马来西亚制糖公司。

他凭借卖糖收获了800亿的身价,随后通过国际市场占领亚洲制糖业的一席之地,摘得

“亚洲糖王”

的桂冠,为此值得一提的是,时至今日他仍稳坐“亚洲糖王”的宝座。

超级富豪——马来西亚首富

郭鹤年的野心远远不止步于此,在制糖业站稳跟脚后他即刻向其他行业进军。1971年,他投入一个亿在新加坡建立起自己的第一家高级酒店——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酒店酒店的成功开创与营业让郭鹤年尝到了甜头,在全世界展开攻势,逐步在中国大陆、香港、泰国等地建立起香格里拉酒店。郭鹤年也随之收获了“酒店大王”的称号。

如果提到食用油中的热销品牌,金龙鱼调和油大家肯定不陌生,在电视上我们可以经常听到“金龙鱼调和油1:1:1的广告词,但是这个品牌的创始人正是今天要谈的主人公郭鹤年。

1974年,郭氏兄弟旗下的嘉里集团在中国成立了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其知名食用油品牌“金龙鱼”成功打开中国市场,获得不小的收益。

除此之外,郭鹤年的公司前前后后涉及到了饲料加工、采石、玻璃、矿石、传媒等各个行业,香港影响力最大的英文报刊正是在其公司旗下。

在不断地打拼中,郭鹤年开始在各大富豪榜单中出现,蝉联马来西亚首富10多年,2022年,身价总共达到110亿美元,千亿帝国的创立总是与他的胆识分不开。

日收入上千万:北京最大的包租公坐标北京长安街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北京

国贸正是郭鹤年所拥有,说起这其中的故事让大家不由得对这位将近百岁的老人萌生敬佩之心。

从父辈到孙辈,对于中国而言,郭氏家族一直用着满腔热情投身祖国建设大业。抗战期间,郭鹤年的父亲作为新山华侨赈灾委员会的主任,一直积极筹备资金支援国内抗战。

郭鹤年继承了其父亲的爱国情怀,于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投资建设国贸大厦。在经历十年浩劫过后,万事万物都处于百废待兴状态,在当时只有外企有能力建设地标,而昂贵的价格让政府进退两难。

郭鹤年听说后毫不犹豫地决定自己来建设国贸,投入巨资并调用自己全部的资源最终终于建好了国贸。

80年代的经济状况与今朝完全不能比拟,郭鹤年早在第一期就投入了5亿美元的巨资,在当时有很多人不看好这笔投资,认为它是没有未来的。

正如燕雀不知鸿鹄之志,郭鹤年的这笔投资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投资,更是对祖国的一种支持。

如今长安街繁荣美丽,车水马龙的这副景象也是对郭鹤年最好的答复,郭鹤年也因此成为了北京第一包租公,用日入斗金来形容北京国贸带给郭鹤年的财富丝毫不过分,110万平方米的国贸仅仅是租金每天的金额就能达到1500万。

郭鹤年自己说过:只有国家发展好了,人们才能过上好日子,公司企业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从上世纪到现如今的新纪元,他前前后后为中国建设做出过许多行动。

郭鹤年的举措受到了中国的好评,“人才难得又难知,就要爱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

在18年央视的财经人物颁奖典礼上,郭鹤年获得了终身成就奖,马云、马化腾等人纷纷起立为其鼓掌。这位94岁的传奇商业大亨经过两个世纪的奔波,用善举成就了自己。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火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成功并不是偶然,胆识与善良碰撞迸发成功的光辉,94岁的郭鹤年能够做到很多人不敢做的事情,日入斗金的世贸大厦在让人眼红的同时其背后的故事更值得人们去学习。

他这一生中,“亚洲糖王”、“酒店之王”、“北京最大的包租公”都标榜着他一生的成功,凭借善举让自己成为大家都尊敬的传奇。故事的背后比表面更有价值,郭鹤年用他的一生向人们诠释了这个道理——勇敢加胆识铸就成功。

AD
文章